b体育iosb体育官网app下载

彩陶文化曾经盛行,为什么后来会突然消失?

更新时间:2022-04-09 19:09:47 作者:知道百科

  河北古夷人与中原古苗人的彩陶文化,一直延续到5000年前,更准确的说,是4920年前左右(以西元2000年为基准前推,同后文)。在那之后,彩陶技术似乎突然失传,各大族群的陶器,一律变成了素纹陶器,几乎再难见到彩陶的踪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为什么彩陶文化会突然消失呢?原因还得从气候说起。

  末次冰期自1.2万年前结束,此后,气候逐渐变暖,与如今的气候类似。9000年前,全球均温开始超过现在,并在8500年前进入到一个温暖期,「仰韶温暖期」。

  在仰韶温暖期内,全球均温比现在高2℃左右,当时的东亚比现在更加温暖湿润。正是这样的气候,促使人口增加,间接导致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兴盛。

  温暖期内良好的气候和充足的资源,让东亚各个族群,无论是农耕族群还是渔猎族群,都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不必为生存发愁。渔猎部落人口增加后,可以转变为农耕生活,农耕部落人口增加后,东亚各地还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可以开发,消化增加的人口。

  因此,仰韶温暖期内,各部落相互之间基本处在比较和平的状态。「仓廪实而知礼节」,人们有足够的精力去追求宗教和艺术。宗教信仰由于精神内容居多,遗留下来的痕迹很少,艺术却可以通过载体传承下来。

  于是我们通过陶器,了解到六七千年前的北方先民,把精力倾注在陶器纷繁复杂的纹饰上。

  除此以外,他们还使用陶器记录当时的生活,比如陶器上的猪形纹、鱼纹,人偶形的陶器、各种动物造型的陶器,甚至还有各自雕琢的玉器。

  但时间进入5000年前左右,仰韶温暖期结束,气候开始转冷,全球均温逐渐下降2-3℃,比如今的全球均温低1-2℃。这种干冷的气候将延续1000多年,到4000年前左右才结束。由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就位于这个寒冷期内,所以这个寒冷期,可以称作「尧舜寒冷期」或者「尧舜小冰期」。

  均温降幅看似不大,影响却是巨大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的东亚受影响更为明显。等温线和降水线向南移动几百公里,原本适宜农业的阴山南侧、辽上地区,变得更加寒冷、无霜期缩短,不再适合农业,森林也退化成了草原。

  原本是亚热带气候的关中、中原,突然变得干冷,演化为温带气候。无霜期缩短,降水量减少,农作物常常遭遇寒潮或者旱灾而减产,甚至绝收。除了农业以外,渔猎部落也受到影响。动植物资源减少,导致采集和渔猎的收获都减少很多。北方的古人遭遇到严重的生存危机。

  这使得无论是黄土高原的古羌人中原的古苗人,还是河北的古夷人,都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追求艺术了。他们的陶器纹饰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绳文、篮纹,甚至没有纹饰。

  生存危机带来的不仅仅是陶器艺术的倒退,还有频繁的部落战争。

  当和平消失、战争来临,部落男子往往全民皆兵,原先掌握彩陶技术的制陶工匠,也会在长达数百年的部落争斗中不断牺牲,珍贵的彩陶技术,自然也就慢慢失传了。

为您推荐

南明和南宋都是南迁政权,为什么南明政权只是昙花一现?

  南明与南宋都是在北边的大片土地丢失后,将政权转移到了南方,但二者的结局完全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我们遍查中国历史,便能发现,历史上有

2022-04-09 18:04

南宋和南明的情况差不多,为什么结局完全不同?

  历史上的南明与南宋所处的境况都差不多,都是在北边的大片土地丢失以后,将政权转移到南方,但这两个政权的结局却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

2022-04-09 17:58

探索鲁迅与曹休的战斗,鲁迅是如何打败曹休的?

  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出将入相,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从孙权

2022-04-09 17:57

冯异是如何获得刘秀的信任的?他是如何平定关中的?

  冯异,字公孙,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曾跟随刘秀四处征战,建立东汉政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自从决定跟随汉光武帝刘秀之

2022-04-09 17:57

帝汶巨蜥属于什么品种?生活习惯是什么?

  不知道大家对帝汶巨蜥有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帝汶巨蜥相关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帝汶巨蜥品种简介  帝汶巨蜥  帝汶巨

2022-04-09 17:51

为什么王安石两次遭遇罢相?为什么熙宁变法以失败告终?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了一场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社会改革运动,后世称之为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  伟大的理学

2022-04-09 17:51